新闻中心

两年亏出30个FF,恒大汽车遭遇“乐视时刻”

从致力于成为世界最强的乐视时刻新能源汽车集团到命悬一线,恒大汽车仅仅用了三年。两年

2019年,亏出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野心勃勃地宣布,大汽“3至5年打造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 。车遭彼时,乐视时刻恒大正进行多元化转型的两年最后一博 。许老板寄希望于将一个赋予高科技基因的亏出新恒大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三年后的大汽今天 ,许老板兵败如山倒,车遭恒大汽车亦陷入至暗时刻 。乐视时刻

作为造车的两年忠实拥趸 ,许家印与贾跃亭关系匪浅  ,亏出造车的大汽故事也勾勒出相似命运轨迹 。都是车遭在如日中天时激进转型,押注于全新赛道 ,大开大合,声势浩大 ,随着主营业务陷入危机  ,随后资金链断裂 ,命悬一线。

不同的是,贾跃亭治下的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在乐视陷入危机之后 ,屡屡获得白衣骑士的眷顾,支撑多年不倒。而必定程度上 ,恒大正遭受着当年的乐视危机,作为恒大一员的恒大汽车或许难以独善其身。

两年亏出30个FF

7月28日上午 ,恒大汽车顺利复牌(港股股票恢复正常买卖)开头交易。自2022年4月1日恒大汽车股票停止买卖起 ,时间已过去了482天 。

恢复交易当日,恒大汽车开盘即大跌68% ,截止当日收盘,恒大汽车股价下跌61%,每股股价仅为1.24港元,总市值为134亿港元。相较于曾经6000亿港元的巅峰,市值已经蒸发至不足一成。

恒大汽车本次能够顺利复牌 ,主要系在7月26日补齐了2021年年度、2022年中期以及2022年年度三份财报 。

(图源:香港交易所官网)

三份财务报告虽然让恒大汽车度过摘牌危机 ,但同时也将恒大的债务泥潭公布于世人眼前 。

根据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2年 ,恒大累积亏损超840亿元,自2017年造车以来 ,累积亏损接近千亿 。

以与恒大汽车关系密切且同样不容乐观的FF为例  ,截止2023年7月28日,FF市值仅为3.82亿美元 。换句话说,恒大汽车两年的亏损,已经超过30个FF的市值 。

更不容乐观的还有恒大汽车高企的负债 。两年时间,恒大汽车净负债从58.39亿元暴增超600亿元,增至686.51亿元。截至2022年底,恒大汽车总资产1152.2亿元 ,而负债总额高达1838.72亿元 ,账面现金仅剩2.2亿元 。严重资不抵债 。

作为恒大汽车旗下唯一有交付能力的恒驰5,2022年9月,在天津制造基地实现量产,10月正式交付,截至今年5月底却仅卖出1000余辆  。

恒大汽车在复牌公告中称,“随着公司推出恒驰5车型 ,目前累积交付超1000辆汽车,公司的收入变得更加可行和可持续 。”

但现实是 ,恒驰5定价仅为20万元左右,2021年、2022年为恒大带来的经营收入仅为175万元 、6063万元。更严重的是,4月24日晚间 ,恒大发布了公告称因资金不足 ,天津工厂暂缓生产恒驰5。

为了自救,恒大汽车抛出了5亿美元融资方案 ,以供恒驰5的产险和公司正常经营的资金需求。不过,该方案目前仍旧停留在“与潜在投资者讨论融资事宜”阶段 。恒大汽车在公告中称,本集团是否能够持续经营,将取决于本集团透过以下方面产生充足融资以及现金流的能力:

(1)成功执行并完成业务和运营重组方案;

(2)成功完成并执行融资方案;

(3)成功产生经营现金流并额外获得融资来源,以清偿现有的财务责任 、承诺和未来的运营和资本开支,以及维持本集团运营的充足现金流。

考虑到恒驰5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情况 ,未来是否能够获取到白衣骑士的青睐,将取决于恒大汽车是否能够从泥沼中脱身 。

买不出的汽车帝国

与今日所遇困境不同的是 ,恒大最开头是以白衣骑士的身份进军新能源汽车赛道。

2016年前后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烈火烹油,随着电动化 、智能化等概念的提出,造车不再是传统主机厂的特权 ,互联网造车派风头无两 。

彼时 ,深陷多元化魔咒的许家印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了一系列资本动作。不过在此之前,恒大分别进入过矿泉水、粮油和乳业等领域,但都难言成功。

许家印对于新能源汽车赛道有着自己的憧憬。他认为粮油  、乳业 、矿泉水体量太小,“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元 ,和我们6000亿元销售规模不匹配 。因此恒大必定是选择未来非常大规模的产业 ,例如旅游和新能源汽车” 。

2017年11月,还未更名为恒大汽车的恒大健康以代持方式曲线入股贾跃亭创办的Faraday Future(下称FF) 。其中前期投资为8亿美元,方案总投资额更是高达20亿美元。

但仅在半年之后,FF与恒大同床异梦,一度对簿公堂,2018年10月 ,贾跃亭在中国香港提起仲裁,要求终止恒大健康投资协议 ,矛盾公开化 。两个月后 ,恒大健康与贾跃亭达成和解 ,先前投资的8亿美元换得FF公司32%股权 ,后续不再投资,恒大健康让出FF单一大股东地位 。受FF拖累 ,2018年恒大健康亏损14.28亿元。

首次出手便遭遇失利,许老板造车之志不改。与FF交恶之后,恒大的造车之路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坚定。

2019年,恒大健康开启“买买买”模式 ,首先耗资9.3亿美元(约65.5亿元人民币)获得NEVS控股权,获得造车资质,随后豪掷145亿元入股新疆广汇集团;又以10.6亿入股动力电池企业卡耐新能源,成第一大股东。短短一年之内,恒大争相入局电池、电机 、动力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领域。根据财新统计,在2018年至2019年7月,恒大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布局上豪掷超过200亿元 。

在2019年11月的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 ,许家印春风得意,向外界总结了恒大造车的15字箴言:“买买买、合合合 、圈圈圈、大大大  、好好好” 。

彼时 ,外界对于恒大的印象还是财大气粗 ,猜测其想通过收购或者合作获取核心技术,组建汽车产业朋友圈 ,从而造好车。

对于不差钱的恒大来说 ,买出一个汽车帝国无可厚非,而对于“三个盖子盖5个茶壶”的恒大来说,当野蛮增长的房地产主业陷入危机,汽车业务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2020年9月末 ,一封求救信引爆了网络 ,恒大危机开头逐步显现 ,恒大汽车难以独善其身 。当初的大规模并购未能整合为自身优势,形成核心产品,反倒成为压垮恒大的最后一根稻草 。

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房地产跨界造车大败局

在跨界造车这件事上 ,贾跃亭曾是很多人的导师  ,但也是反面教材。

2014年,如日中天的乐视开头酝酿自己的造车方案,新能源汽车成为贾跃亭生态化反一块不可缺失的战略拼图 。

即使在2016年,乐视危机四起,但乐视控股依然宣布,要投资近200亿元,打造自己的乐视生态汽车超级工厂和汽车生态小镇。2017年7月,乐视资金链崩塌,贾跃亭远走美国,从此专心在FF造车 。

但在乐视崩盘之后,FF不但没有让贾跃亭东山再起 ,反倒成为引领中国跨界造车的一股潮流 。其中不容忽视的便是以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派 。

2017年 ,宝能集团斥资66.3亿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份 ,成为观致的“白衣骑士” 。2021年11月18日,雅居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又与威马汽车订立期权协议,将通过D轮优先股购买协议联合协议、行使期权等形式,认购威马汽车2.97%股份 ,总代价1.4亿美元……

不过 ,如今房地产行业跨界造车几乎已经难言成功。据了解,宝能汽车整体业务已经处于停滞状态,隔三差五就有经销商和欠薪的员工维权的消息  。而雅居乐押注的威马汽车,后劲不足,先后在科创板、港股IPO受挫,曾经风头无两的造车新势力代表  ,如今逐渐偃旗息鼓。

回溯历史,不难发现 ,乐视 、恒大、宝能、雅居乐,这些曾经的造车名门大派 ,都是在行业高度繁荣时获尽红利 ,在原有行业陷入停滞时寄希望于通过“钞能力”进入新的赛道 ,继续攫取下一个时代的红利。

但过去的成功经验注定是属于过去的 ,无法复制到新的领域,尤其是遇到了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工业。大举的投入并购并没有产生预期内的成果 ,反倒在主业承压时 ,成为累赘 。

不可否认,新能源是十年一遇的机遇,但机遇并不属于所有人 ,房地产跨界造车的集体溃败 ,也从侧面证明了抓住过去的人并非都有抓住未来的能力。

2022年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合计上险量为523.31万辆,这比2021年的290.34万辆大幅增长了80.24% ,近乎翻倍 。但对于恒大汽车们来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增长远远超过他们当初的预期 ,而企业今日之困境与当初的宏图也已是云泥之别  。

高光转瞬即逝,剩下的都是苟且。

来源 :伯虎财经

上一篇:狮子座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才干真实的取得美好呢? 下一篇:适用本田八/九/十代思域引擎盖液压杆改装思铭奥德赛艾力绅支撑杆

Copyright © 2023 青羊区草堂社区-(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